古稀老人的京胡琴緣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,雖不是京劇世家,卻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光弘揚與傳承著這門神圣的中華藝術;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,雖沒有國際名人的影響力,卻用自己的方式向國際友人傳遞著中華文明的璀璨,他就是管道公司老年藝術團的京胡琴師——72歲的遲盛昌。 遲老從小酷愛京劇,喜歡拉京胡。這可追溯到少年時代對京劇藝術的模仿,在田間地頭以農作物為材料,動手加工出自己想要的關于京劇藝術的各類元素,其中包括樂器、扮相甚至場景。正是這種看似漫不經心的舉動,被慧眼識英才的中國京劇老藝人發掘,并收為門下。從此,遲老走上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京劇藝術追夢路。 遲老的這個特長使他早在上中學時報考天津藝校就被錄取了,父親重視文化課的學習,讓他上完高中再做選擇。作為隨軍家屬,遲老上高中時隨父母來到徐州,就讀于徐州六中,是六中樂隊的成員。后來,遲老隨父親到了部隊,自己也成了部隊電臺的一員。轉業到四川石油管理局工作后,依然從事無線電業務。因天資聰穎,他很快就發現無線電波和京胡的音頻有著相通之處,因此工作起來興致也極為濃厚。由于對京胡演奏有很深的造詣,從學校到部隊再到企業,無論到哪里,都是深受重視的文藝骨干。后來,調到華東輸油管理局,局里成立樂隊,遲老成了宣傳隊的“專業藝人”——樂隊首席京胡琴師。遲老嚴格管理引領樂隊,耐心地指導培育新人,一干就是三十多年。 還是因為這種滲透到骨子里的熱愛,促使遲老在退休之后繼續勤學苦練,到老年大學進一步系統地學習京胡演奏技巧,使其藝術修養達到了更高的境界。一方面,是單獨的自娛自樂,融入了培養這門手藝接班人的神圣責任,在自我提升的過程中,不少人在遲老的引導下,喜愛上了京劇藝術,并投身其中。另一方面,就是以琴會友,遲老還因此結下了一段深厚的京胡贈與歷史和海外琴緣。 一直伴隨著遲老的這把京胡,是個經歷了幾代人命運,飽含著深厚歷史內涵的民國時期的京胡,是京劇名班——厲家班的寶貝樂器。厲家班的琴師為感謝戲班司機幾十年來勤勤懇懇的付出,將它送給了酷愛京劇藝術的老司機,后來老司機又把它贈給了遲老。 1972年,遲盛昌所在的文藝宣傳隊到重慶演出,發現一位氣質脫俗的老人擠在劇院門口因為買不到門票一臉的焦急,遲老與其交談,了解到這位老司機的愿望,將他帶進戲院,老司機十分感激。演出結束后,老司機依依不舍,遲老告知:半個月后我們還會來演出,到時我再帶你進去。半個月后,再次到重慶演出時,遲盛昌如約給這位老司機打了電話。老司機很欣賞遲盛昌的京胡演奏,并為他誠信、善良的品德所感動,帶來兩把上好的京胡。遲老接過這把做工十分考究的京胡,見京胡內壁刻著“北平玉音齋”,深知這把厲家班京胡的分量,只肯接受其中一把。這把京胡令他愛不釋手,視為珍寶,他將這個飽含著歷史、友情、愛情和自己信念的京胡一直帶在身邊,跟隨自己的足跡將愉悅帶到所到之處重慶模特公司。 遲老的女兒留學法國,她的指導老師是一位喜愛中國京劇的法國人。2002年,這位法國教授來華時看望遲老,老人饒有興致地在遲老家里拉起了京胡,雖然琴聲不在調上,逗得大家直樂,但其濃厚的興趣使遲老做出決定,將那個陪伴了自己30年的珍貴京胡送給這位法國友人。這把京胡在女兒博士畢業那年,又由這位法國友人回贈給了遲老的女兒,法國友人希望這把珍貴的京胡能在遲老女兒手中世代相傳,永遠綻放出中華國粹獨特的藝術魅力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