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定一年12場實際演出140場 松江星空:想做社區劇場的樣本一年前,一位叫王智興的文化演出商以“一年12場演出”的協議,拿下了松江泰晤士小鎮一個小劇場的經營管理權。 一年后,話劇、音樂會、文化講壇、電影沙龍……140余場活動讓這家閑置已久的“星空劇場”成為松江高雅藝術的新地標,原先的協議目標顯得十分保守。 順路引入精品節目 要在郊區做劇場生意,從事多年演藝經紀的王智興坦言,當初心里沒底,但看好這個市場。劇場周邊有近百個大中小型居民社區,還有10萬師生匯集的松江大學城,都是潛在客戶源。不同于電影院的成熟運營模式,劇場運營更復雜,節目來源、吸引觀眾,都得操心。由民營企業擔綱運營的劇場,國內不多見,幾乎沒有經驗可循。 經營近10年的上海艾亞(國際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,是王智興手中的一張王牌。這家從德國柏林起步的文化公司,專項從事中歐文化交流事務,曾獨家運作包括德國柏林交響樂團亞洲區巡演在內的大型演出項目。依托這家公司,星空劇場也有了相對穩定且豐富的節目來源。 “我們運作國內外的精品節目巡演,附加條件就是要求演出方能順路來星空演一場。”王智興說,作為半公益性演出,省下一大筆演出費。這不僅解決了節目來源的問題,也大大降低了松江引進公共文化產品的成本。上個月,沈陽話劇團上演的《蒼新路5號》及法國鋼琴家范妮獨奏音樂會,就采用這種運作方式。 重慶演出公司 同時,上海音樂學院、同濟大學、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等也在星空劇場成立藝術實踐基地并定期演出。這不僅為一些年輕樂團和劇團提供平臺,也為星空劇場“平均每周兩三場演出”提供了支撐。 先推廣再考慮盈利 這兩天,星空劇場正在大麥網上銷售鋼琴獨奏音樂會的票子。一位觀眾沖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科林·斯通的大名,以及100元門票的“高性價比”,毫不猶豫購票。她說,類似的音樂會在市區劇場,票價得80元到380元。 事實上,在星空劇場的140多場演出中,票價大多只要50元。但低價位不代表低水平,不少演出都是知名藝術家的高水準演出。如德國廣播交響樂團三重奏、荷蘭女子四重奏、國際青年鋼琴家畢漢辰、波蘭奧利瓦童聲合唱團等,都在星空劇場大放異彩。 松江演出行業起步較晚,發展較慢,王智興說,“最初幾場演出,也有過幾乎一張票都賣不出去的情況。”先推廣再考慮盈利,是他給星空劇場定下的發展策略,核心就是在松江普及高雅文化藝術,提升民眾文化素養。為此,星空劇場的每場演出,都會向周邊社區送出部分公益門票。 會員制形成文明觀戲氛圍 一年的貼錢推廣,漸漸激活一個潛在市場。家住松江新城的張阿姨不久前又續了上千元的會員費——她退休后一直賦閑在家,去年家人為她辦了一張星空劇場會員卡,她就成了這里的常客,場場演出,一次不落。“以前想看演出,得跑到市區去,來回就是幾個小時。” 像張阿姨一樣的忠實粉絲,在星空劇場已占每場演出觀眾數的20%以上。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的員工都在其中。這家在松江新城起步的創業型科技公司,在星空劇場落戶不久,就一口氣買下30多張會員卡,發給員工。觀看幾場演出后,員工紛紛豎起大拇指,有的甚至表示要把家安在松江新城。 會員制讓會員感到文明觀戲的責任,對劇場文化的形成產生影響。相比一年前,觀眾席里相機、手機閃光燈頻閃,甚至有人嗑瓜子、打電話,如今遲到的觀眾會等到間隙再悄悄入場。 先做社區劇場再推廣連鎖模式 “我們已做好最初三年不盈利的打算。”面對這個僅能容納240名觀眾的小劇場,王智興毫不諱言目前并不樂觀的經濟效益。不過,與之前四處找演出不同,如今,星空劇場已不再為節目犯愁。其中一半演出還是主動找上門的,有不少是各級文化部門配送過來的節目,劇場利用率達到50%以上。 劇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現在周末場次都排到一兩個月以后,今年“六一”兒童節一天,就有三場演出。眼下,上海長笛國際音樂夏令營、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等,也主動伸出橄欖枝,不少企業單位選擇來星空劇場舉辦活動,劇場多元化經營的盈利模式已初現。 眼見著星空劇場一天天走上正軌,王智興的腦海里又有新設想。他說,星空劇場的未來規劃是類似保利劇院的連鎖形式,我們想先在上海做好社區劇場樣本,交出“高雅藝術進社區”的滿意答卷,再以全國范圍“連鎖劇場”的形式向外省市鋪開 |